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检察院里的师徒故事丨我的徒弟亦徒亦友比肩同行

2023-09-08 10:26:49    来源:检察日报


(资料图片)

汪彦(左)与徒弟张珍调查采写《洪泽湖上》时在湖中避风港留影。

我和徒弟张珍的缘分始于2015年。领导带着她来到我们处说给我配了个“好苗子”,我发现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毕业的张珍谈吐雅致,很有文学底蕴,让法学专业毕业、半道凭着兴趣学新闻的我有点汗颜。既然领导放心把优秀的年轻人交给我,那就得把人带好了,更要带出成绩来。张珍不缺理论,只是少了实践,而检察新闻宣传除了深入基层采写,没有别的捷径。

机会很快就来了。2016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的李思雪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我把采写任务交给了张珍。人物通讯不太好写,两三千字要浓缩出人物成长中最光彩夺目、最有特色的片段,我看出了张珍的忐忑,在推荐给她不少范本、草拟的采访提纲后,我对她说:“放心吧,还有我呢。”

采访是我俩一起去的,张珍主问、我补充。张珍写完稿子给我看,我觉得很有新意,既有李思雪的心路历程,还有同事给她的昵称“认真的雪”等有趣细节,但略有不足的是,对竞赛部分写得多了些,“检察工作的主业是办案,竞赛只是提升能力,目的还是把案件办好,采访中讲到不少她办理的案件,你看要不要再加个办案故事进去?”

张珍立刻心领神会,改后稿不仅还原了李思雪参赛的场景,还重点讲述了两个办案故事,整篇稿子我只修改调整了部分语句。

渐渐地,在不断交办线索、采访、写稿、改稿过程中,我俩有了更多默契。2018年,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我写了案件起诉时的初稿,一个月后,张珍写了宣判时的初稿,2019年,该案例参评江苏省检察机关办案故事讲述时,我和张珍陪着讲述人共同经历了初选、复选,最终圆满完成讲述。2020年,我俩分头带队采访湖边的渔民、邮递员、渔政人、水政人,共同完成了20万字的长篇生态检察报告文学《洪泽湖上》,并获得淮安文化奖。

8年来,张珍成长迅速,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惊喜:她的稿件不断登上报刊,她采写的郑渊洁实名举报盗版图书的案件故事,在江苏省检察机关办案故事讲述会上更是被亲临现场的郑渊洁老师点赞。

说张珍于我为徒,其实更确切地说是我与她为友。2018年,张珍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获得了江苏省检察机关PPT技能竞赛能手称号。今年初,作为一名检察新闻宣传人,她报名参加江苏省检察机关案例写作竞赛,并以第四名的成绩获得标兵称号。诚如多年前我的师傅所说,看着徒弟成长为和自己比肩同行的“战友”,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呢。

(本报记者管莹整理)

关键词:

«上一篇:陕西煤业:9月7日融券卖出32.63万股,融资融券余额19.43亿元 »下一篇: 最后一页